改哪里,群眾拿主意;改得怎么樣,群眾來評價,本溪老舊小區改造:居民下單 街道照辦
在本溪舉全市之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,為了增添小區居民的認同感、歸屬感和幸福感,平山區千金街道將“居民是否滿意”作為老舊小區改造的第一標準,充分尊重居民的參與權、決策權,讓居民針對問題“下菜單”,街道辦照單改造確保居民放心順心。這種“菜單式”改造模式既保證了小區舊貌換新顏,又極大地調動了群眾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。
千金街道轄區內的住宅多為20世紀80年代的老舊建筑,在沒進行棚改和老舊小區改造前,這里的居民樓外墻普遍沒有保溫磚,樓前樓后因沒有路燈,到了晚上漆黑一片。加之路面坑洼不平,外樓梯破損嚴重,沒有安全扶手等,居民出行極為不便。更何況小區樓前樓后隨處是私搭亂建的小房,隨手潑出的污水、肆意堆放的垃圾遍地都是,小區的生活環境臟亂差。
今年,抓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契機,千金街道辦事處針對老舊小區存在的種種問題,以“有事好商量,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”的有效方式逐個破解難題。明確提出小區“改不改,群眾說了算;改哪里,群眾拿主意;改得怎么樣,群眾來評價”。讓群眾充分參與進來,形成創城成果共享良好模式。
一方面鼓勵支持居民積極“下菜單”,一方面密切聯合相關部門、單位,針對居民下單的煤、水、電、氣、暖氣、墻體等照單辦理,街道辦不僅制定了改造方案、確定改造內容、協調工序交接,還做到事后聯合驗收,以保障老舊小區基本配套設施一次性改造到位,讓改造百分之百達到居民預期。
目前,千金街道轄區內的老舊小區樓道墻面已完成涂刷、更換門窗工作,轄區內的樓區安裝了路燈;老樓做了外墻保溫;單元樓全部安裝了防盜門;原來樓前樓后居民自行搭建的小房,現在也全部扒除;路面硬化和甬路鋪設均已完成;樓前樓后也都建成了綠化帶;外樓梯安裝了安全扶手;居民樓樓下施劃了停車位……
眼見著“舊”小區展現出“新”容顏,“老”居民過上“新”生活,居民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,紛紛夸贊“菜單式”改造切實解決了許多影響環境的老舊難題,大幅提升了小區公共區域環境設施,營造了干凈整潔、優美宜居的環境,是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。
來源:遼寧日報
|